close
朋友問起在國外工作和海外旅行的心情有沒有差別?

其實差很多,旅行的目的是要離去,工作的目的是要留下,這兩者的差異就分秒影響著自己的心情和決定。
旅行的分秒是在為自己製造回憶,也許時時想著拍照記錄美妙的畫面、時時想著帶些好東西回國和好朋友分享,任何平日不足以為它停留的日常瑣事都足以讓自已樂開懷半天,並且刻劃在這趟旅行足跡中,久久以後都還記得清楚那心情、那細節。

海外工作就比較複雜點,牽扯到自己對當地人文背景和產業現況的適應程度、以及更巨大無形的東西—面對自己的寂寞。有個男性朋友挺能體會我這樣的心情,他說他曾隻身到南部工作,當時生活環境最熟最依賴的人就是自己的女友,但她卻劈腿了。到現在他仍記得當時的孤寂以及被背叛的憤怒。我不是要說被背叛這件事,而是我現在所面對的就是這樣孤寂的感覺。

而說來奇怪,當我一個人旅行(出走)的時候,我也是在處理自己孤寂的感覺。只是我的人是流動的,想著製造回憶和下一步的計畫就足夠讓我從孤寂抽身。只偶爾在獨自搭車或在車水馬龍中,會被自己孤獨的身影嚇到。

若要說,旅行和流浪對我來說差異在哪? 我會說,我現在的心情是在流浪,雖然我每天的路線只是工廠-宿舍-工廠,但在如己所願似乎有成長又繁忙的工作時間之外,我是沒有安全感和生活目標的。我不知道自己會在這塊土地上待多久,我不知道我挺不挺過的那個如影隨形的孤寂,我看似自由,更多時候卻禁錮著自己。

所以對我來說,流浪和旅行的差別,只在於有沒有目的地而已。會選擇流浪的人,會像是遭遇過人生重擊的人,像我在泰國認識的馬來西亞女生,她受夠交往甚久的男友常常對她伸手要錢的廢決心要分手,所以用花光積蓄在所不惜的心情出走東南亞180天。或是不顧一切願意拋棄現況的人,像是我。還有抱持看過世界的理想並且為自己職業生涯儲存經驗資本的旅行家,例如謝哲青,走過36國回來用說故事的才能在台灣發光發熱。

流浪人最多的資源是時間,最缺的是錢,最要具備的是強大的心志和抗孤獨的能力。流浪人看過最多風景,但付出的是更多無形的人生代價—親情、友情、愛情…光是意識到自己不像其他常人走在人生正軌上,這點也許就足夠讓人怯步。但捨安穩求冒險也不是壞事,這是不必向老闆說明卻值得自己驕傲的人生資本。只是我還是得說,除非你有更好的計畫,別輕易說你想流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reto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